昨日,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下,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召開凈化網絡語言主題座談會。會上,人民網輿情研究室發布的《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》顯示,“尼瑪”、“屌絲”和“逗比”位列網絡低俗詞語排行榜前
昨日,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下,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召開凈化網絡語言主題座談會。會上,人民網輿情研究室發布的《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》顯示,“尼瑪”、“屌絲”和“逗比”位列網絡低俗詞語排行榜前三;“你妹”、“草泥馬”、“我靠”等榜上有名。
這些網絡低俗語言的網絡傳播度有多大?不僅有些詞的原發微博數量達到千萬次以上;甚至記者發現,只要在電腦中輸入,輸入法就能夠直接“聯想”出來。
網絡低俗詞語排行榜,現在可以數數膝蓋上有多少支箭了……
網絡低俗語言有4大類產生途徑
報告指出,網絡低俗語言產生共有4大途徑。一是生活中的臟話經由網絡變形而受到廣泛傳播,例如“草泥馬”、“尼瑪”等詞語同音利用;二是詞語因輸入法運用而呈現出象形創造,例如艸、“我屮艸芔茻”、“我凸(艸皿艸 )”;三是英文發音的中文化、方言發音的文字化使網絡低俗語言不斷翻新,比如“碧池(bitch)”、“逼格(bigger)”、“滾粗”;四是網民自我矮化、諷刺挖苦的創造性詞語,如“屌絲”、“土肥圓”、“矮矬窮”、“綠茶婊”等。
網民使用低俗語言3種現象
網絡語言環境中低俗語言的使用,主要有以情緒發泄為目的的網絡謾罵、以惡意中傷為手段的語言暴力、以粗鄙低俗為個性的網民表達3方面的現象。
現實社會的粗鄙、市儈也在互聯網上蔓延開來,并經由網絡再創造,如野草一般瘋長,論壇、微博、中廣泛應用的“撕逼”、“裝逼”、“逼格”等污言穢語污染了語言環境的清潔。
官員、城管等成互聯網“黑五類”
警察和平民,警察錯;城管和小販,城管錯;公務員,和誰沖突都錯;官員,逢事必錯;醫院和病號,醫院錯……官員、城管、專家、醫生、警察成為所謂的互聯網“黑五類”。部分網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實的情況下,將情緒性的謾罵宣泄向公共空間。如近日北外副教授微博舉報主持人何炅吃空餉一事后,一些網民不以事實分析為基礎,對舉報人進行情緒性的侮辱謾罵。
網絡低俗語入侵傳統媒體 標題最愛用“屌絲”
值得注意的是,網絡語言低俗化向部分紙質媒體轉移已有顯現,如《綠茶婊只是明騷 女漢子才是暗賤》、《馬年將到 “草泥馬”給您拜年了》、《讓明星情侶“撕逼”飛一會》等,無禁忌地使用網絡低俗語言,不僅表現出社會文化對女性不自覺的歧視,也反映出部分文化載體無視社會責任的惡俗狂歡。
通過信息檢索發現,中文報刊媒體在標題中使用最多的三個用詞是“屌絲”、“逗比”和“叫獸”。
人民網輿情監測室《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》認為,尊重言論表達的自由,并不意味著可以肆意放縱;包容每個人的話語權力,并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。網絡不是某個網民的“自留地”,而是數億網民的“公地”,公認的文化認知、共同的道德操守、一致的運行規則、嚴格的約束機制,才能讓低俗淡出、讓文明回歸。
國家網信辦副主任彭波表示,凈化網絡語言環境,不是防民之口,而是為我所用,改變堵的辦法,用疏的措施營造文明理性的網絡空間。
(綜合:中國網 人民網 中國網信網)
本期編輯:李兆彧
本期校對:邵子洋
投稿郵箱:product@china.org.cn
油菜花的你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來曬神作啦?
喜歡此文,請點個贊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