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名詞做狀語??梢苑g成“像……那樣(一樣)地”。例如:庶民子來。(《詩經·大雅·靈臺》) “子來”即“像兒女一樣地來歸”;二、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??梢苑g成“像對待……一樣地”。例如:君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(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) “兄事之”即“像侍奉兄長那樣侍奉他”。三、表示動作行為的工具或憑借??梢苑g成“用(按)……來”。例如: 群臣后應者,臣請劍斬之。(《漢書·霍光傳》) “劍斬”即“用劍斬”四、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,可以翻譯在“在……(地方)”。例如:秦焚書禁學,濟南伏生獨壁藏之。(《漢書·藝文志》) “壁藏”意思是“在墻壁中藏(書)”。
名詞做狀語可以表示哪些意義?(名詞做狀語)
本文來自網絡,不代表海詩網立場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hereiswhere.com/n/6413.html